当前位置:主页 > 神经外科 > 脑动脉瘤 >

夹层动脉瘤的发病原因是什么?有何征兆?

时间:2019-11-15 12:10    作者:冬雷脑科

    
 
    夹层动脉瘤的病因很复杂,常见的诱因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结缔组织遗传性疾病、妊娠、严重外伤、马凡氏综合征等,其中,以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最多见。据统计,80%~90%的夹层动脉瘤患者合并有高血压,且发病时一般已有10-15年的高血压病史。主要是因为高血压会促进中老年人的主动脉退行性改变,从而降低动脉壁各层组织间的黏合力,引起并加速夹层动脉瘤的形成;而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也会加剧主动脉中膜的退变和破坏,刺激长瘤。
 
    夹层动脉瘤四个预兆需警惕:
 
    突发性胸痛:临床上,有90%的病人首发症状为突然发生的、持续性的、进行性加重的剧烈胸痛,疼痛常在做某些突发动作时出现,如提重物、打篮球及异常激动时,甚至打哈欠、咳嗽、用力排便等动作也可诱发,由于呈刺痛、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病人往往不能忍受,此时大汗淋漓,有濒死感,甚至因疼痛而昏厥。
 
    胃肠道症状:若夹层波及主动脉远端,病人可有腹痛、呕吐、呕血及便血等症状。
 
    休克:病人面色苍白、大汗、精神紧张或晕厥,四肢末端湿冷,但血压多能维持在高血压范围内或略有下降。
 
    精神神经症状:若血肿累及颈动脉或无名动脉开口处,可表现为一时性脑缺血,甚至脑卒中。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患上了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如何治疗?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最初可能只是感觉腿部发凉、麻木,继而出现行走一段距离后小腿酸胀疼痛,休息片刻后疼痛缓解,临床上称为间歇性跛行。随着血管狭窄闭塞病变的发展,行走距离逐渐缩短,即使静息状态下也会出现足趾和腿部疼痛,足部的伤口经久不愈或溃疡形成,严重缺血导致病人整日屈膝扶足而坐,足趾发黑坏疽,若合并糖尿病,常伴有重症感染。
 
    以前,对于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治疗以药物治疗和外科旁路手术为主。随着医疗技术和微创介入器材的发展,下肢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术已成为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首选微创方法。
 
    腔内治疗仅需在股动脉(大腿根部)穿刺,导入与血管口径匹配的导丝、导管,通过阻塞的病变血管,然后应用相应大小的球囊把血管撑开,必要时植入金属支架,彻底将闭塞的血管疏通,使血液能够流动到足部末梢,进而缓解疼痛、愈合溃疡乃至保留肢体。
 
    这种治疗方法创伤小、简单安全、病人清醒无痛、不需要使用特殊药物,在几乎所有中重度缺血病人中都能够施行。

医院由原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原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宋冬雷教授发起创办,汇聚国内著名三甲医院,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查看更多>> 咨询预约>>

 24小时全国服务热线

021-60866731

 医院地址

上海市青浦区华徐公路988号

  • 医院首页
    Home

  • 医院简介
    synopsis

  • 医院动态
    dynamic

  • 医师团队
    team

  • 先进设备
    equipment

  • 就医指南
    guide

  • 自助挂号
    registered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上海市/全国异地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三级标准)
     全国免费咨询预约中心:021-60866731

    门诊时间:8:00-17:00(无节假日休息) 院址:上海市青浦区华徐公路988号
    沪医广【2022】第08-16-G297号 沪ICP备18046001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3869号

    标识编号20200427131607219